编者按
/ 2024.8.9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如何合理用药、健康生活,越来越成为大众关心和重视的话题。黄浦区政协科协界别委员、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兼药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石浩强,在新浪微博上设立的“石浩强教你合理用药”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粉丝已超141万,成为药师大V。
2022年5月6日开始,石浩强委员在“黄浦政协”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实话石说”专栏,旨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普及合理用药、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方法。“实话石说”以每周一期的频率,于每周五的公众号内进行推送。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兴奋剂的定义概念、具体分类等。上期链接,请点击:
实话石说 | 盘点那些赛场上的违禁药(上)本期我们来关注赛场上的禁用物质,推出第一百零九期《盘点那些赛场上的违禁药(下)》
● ● ● ● ● ● ●
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法国巴黎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在各项赛事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争金夺银,一时间精彩赛事的报道也铺天盖地而至。然而,随着赛事的进行,关于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负面报道也开始出现于媒体端。
事实上,在巴黎奥运会开幕之前,中国游泳队多名选手在药检中曲美他嗪呈阳性的事件就遭到外媒的不实报道,尽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orld Anti-Doping Agency WADA)认定中国运动员的样本阳性是由于污染所致,但一时间兴奋剂事件的阴影接踵而至,说不清道不明。
那么,什么是兴奋剂,为什么不断会有运动员铤而走险?赛场上的违禁药到底有哪些?笔者从专业的角度来详尽阐述。
赛场内外所有时间都不能使用的物质:
合成代谢剂包括合成代谢类固醇(AAS,如睾酮、去氢睾酮、氯睾酮、孕三烯酮等)和其它合成代谢剂(如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齐帕特罗)。
合成代谢类固醇是最常用的改善运动表现和/或身体形象的物质,可增加人体的肌肉力量,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以增加合成代谢/提高性能的效果(如生长激素、胰岛素)、促进脂肪和水分的流失(利尿剂,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减少雄激素(芳香酶抑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滥用合成代谢类固醇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副作用,且超生理剂量使用与心血管并发症有关,还曾经有报道,滥用睾酮多年的年轻健康运动员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肽类激素和生长因子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影响红细胞生成的药物、胰岛素、生长激素(GH)等。许多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被发现使用了EPO,其刺激红细胞生成的功效呈现剂量依赖性,可增加运动员血液的携氧能力。而胰岛素可通过减少蛋白质分解促进骨骼肌的净氨基酸摄取和蛋白质合成代谢,越来越多的健美运动员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滥用胰岛素,而滥用的结果可能是导致低血糖,甚至昏迷和死亡。人类生长激素是主要的合成代谢类激素之一,在运动员中滥用的情况也很严重,可能是因为人类生长激素对人体肌肉的质量和功能有益,且很难被检测出。不过,有专家系统性地回顾了27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生长激素在提高身体表现方面的说法没有得到询证的支持,但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健康成年人中却有40~80%报告出现了副作用,大多数生长激素的急性副作用是由体液潴留所引起的,包括水肿,感觉异常,腕管综合征和关节痛等。
β2受体激动剂类兴奋剂有福莫特罗、茚达特罗、沙丁胺醇等,然而大多数研究表明,尽管吸入β2-激动剂能改善肺功能,但对有氧运动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口服β2-激动剂可能对人体某些方面的表现却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如口服沙丁胺醇已被证明对运动员的短跑能力有显著的提升,统计表明在服用沙丁胺醇后运动员的短跑能力会增加15%左右。但频繁地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会产生诸多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刺激作用,心动过速等,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包括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突发性心力衰竭等,这些均已经被证实。
激素和代谢调节剂,有依西美坦、福美司坦、来曲唑、曲美他嗪等。重点来关注一下曲美他嗪,该药能够降低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对其他器官的细胞保护及抗缺血作用,2014年1月作为代谢调节剂被列入WADA禁用物质清单,属于S4激素和代谢调节剂。在我国2024年最新的兴奋剂目录中,曲美他嗪属于第七类的其他品种,序号为388。事实上,尽管曲美他嗪不会给运动员带来实质性的竞争优势,但在当今的竞技运动中,有时差异是千分之一秒也会决定比赛的胜负,进而决定了运动员的命运。
利尿剂如乙酰唑胺、呋塞米、吲达帕胺等,促进尿液排出,可减轻体重,缓解或消除水肿,也可以促进其它经尿液排泄的兴奋剂的代谢,也就是说可以干扰药检的结果。
比赛时不能使用的物质:
刺激剂有精神刺激药苯丙胺及其衍生物、麻黄碱及其衍生物、咖啡因类等,这是最早使用的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对神经肌肉均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使运动员精力充沛,克服疲劳,持续运动的时间更长,感觉更警觉,更有进取心。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刺激剂的物质会存在于用于治疗过敏反应、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感冒及流感等疾病的药物中,运动员使用上需要非常谨慎。
大麻素类违禁药物有羟考酮、吗啡、哌替啶、大麻酯、大麻等。众所周知,麻醉剂是最古老的体育兴奋剂之一,可抑制疼痛刺激的传播,减少疼痛感知,常用于引起疼痛的运动,例如拳击、武术等。麻醉剂滥用可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依赖,事实上大麻素有放松和轻度兴奋的作用,可以减少赛前的紧张和焦虑,增加尝试冒险的意愿,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大幅度提高运动成绩。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此外还能抑制身体疲劳,并有产生轻微欣快感(即能提升情绪)的作用。至目前为止,注射使用、口服、直肠给药糖皮质激素是被禁止的,但软膏、鼻喷雾、滴眼剂等方式给药则是被允许的。
特定比赛中禁止使用的物质:
β受体阻滞剂如索他洛尔、倍他洛尔、美托洛尔等,具有松弛放松的作用,它们能降低人体的血压和静息心率,并可以防止焦虑和产生肌肉颤抖。在射击、射箭、飞镖、高尔夫和斯诺克等需要精确和集中注意力的运动中,滥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该类药物还可以减少焦虑,因此在赛车运动、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空中特技、U型场地)中也是被禁止使用的。
事实上,大部分运动员都有着强烈的获胜欲,大多数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有的则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获胜的渴望和压力本无可厚非,但如果选择使用他们认为可以迅速提升成绩的违禁药物,即兴奋剂,最终就会身败名裂,害人害己。实际情况是,兴奋剂的使用虽然或许能够短暂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成绩,但其所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例如合成代谢类固醇可能引起心血管并发症,生长激素可引起水肿、感觉异常、腕管综合征和关节痛,麻醉剂有很强的成瘾性,β2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导致心动过速等。
综上,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不仅仅有失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还将损害运动员自身的健康,对于国家、名族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必然的。所以,不使用兴奋剂是“干净”比赛的首要条件,此点毋庸置疑。事实上,在这点上中国运动员和体育管理层是毫不含糊的:不敢、不能、不使用兴奋剂!
下期我们将继续关注其他精彩推文!您的合理用药需求,就是我们撰文的源动力!帮助他人,提升自我!
作者简介
石浩强,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学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使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科技传播专委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用与能力评价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药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医疗质量与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者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协代表大会(科代会)代表;黄浦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黄浦区医学会药事质控专家组成员;黄浦区科协委员;黄浦区红十字会理事。《中国临床医师杂志》、《中国医刊》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审稿专家。
插图(原创):王芳漫画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黄浦政协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实话石说 | 盘点那些赛场上的违禁药(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