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他们一群8至10岁的孩子,来自安徽马鞍山市冯桥小学。他们来自农村,租住在城市的一角,为进体制内苦练跳水两年。结果是要么回家,要么选入省队集训,这就是孩子们的两种出路。摄影/吴芳 编辑/续延吉
【 1 】
【 2 】
今年56岁的胡旗军是孩子们的教练。胡旗军年轻时从省队退役后先后从事体操、技巧、跳水等项目教练已经30多年。然而在孩子们看来,他既是教练又是爸爸。自从2012年7月3日抵达合肥训练那一天开始,孩子们就以“爸爸”来称呼胡旗军,这让胡旗军倍感温暖和自豪。图为胡旗军在对孩子进行指导。
【 3 】
这只“业余”跳水队在省体育局大院里租住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民房,胡旗军让自己的妻子来到合肥,帮孩子们烧饭、洗衣,照顾孩子们的起居。后来又将自己刚刚从省跳水队退役的女儿叫来协助自己训练孩子,并担任孩子的文化课辅导。就这样,孩子们又有了“妈妈”和“姐姐”。
【 4 】
“爸爸”对孩子们很亲近,但训练却十分严格。在这两年里,爸爸给孩子们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7:20起床,晨练然后早餐,上午9时准时抵达跳水馆训练,直到11:30结束,中午孩子们午餐后午休,下午上文化课或者训练,晚上孩子们可以看电视,直到晚上10点必须休息。图为胡旗军在用杆子示意孩子的动作和高度,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
【 5 】
随同胡旗军教练一道前来的有倪佳、董子阳、胡琼丹、丁继霞、朱子怡、王子辰、卢宏宇、李浩、孙明浩、彭跃明、董超凡11个孩子,当时他们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也只有8岁。他们分别来自阜阳、淮南、蚌埠、滁州、芜湖、马鞍山等地的农村,他们的父母几乎都在马鞍山打工。图为像这样吊着时间一久就会浑身难受,但孩子们依然在坚持。
【 6 】
他们从不会水开始,从一个个简单的基本动作开始,教练胡旗军手把手教,每天除了基本功外,就是动作训练,一遍一遍,从不会到熟悉。图为孩子们每天都会去做基本功训练。
【 7 】
这11名孩子在2012年和2013年举行的安徽省少儿跳水锦标赛中,连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仅仅2013年孩子们个人就拿到15个金牌,12个银牌。图为一名孩子倒在垫子上,自己温习动作。
【 8 】
2014年9月6日,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跳水单项比赛将在孩子们训练了两年的省跳水馆举行。随着比赛时间的逐渐临近,胡旗军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孩子们在接受两年训练之后,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另一方面,随着比赛的结束,孩子们就将和他分别,要么入选省队集训,要么回归学校课堂学习。图为孩子们的基本功训练每天都会坚持。
【 9 】
每天上午10时,位于合肥市芜湖路的安徽省跳水馆里一片热闹。孩子们迅速爬上高高的跳台,排在同伴们的后面,等待下一跳的开始。图为孩子们一个动作要重复很多次,直到教练满意。
【 10 】
几分钟后,几个同伴陆续完成自己的第一跳后,他们会来到跳台边缘,目光投向台下池边的教练,然后做好准备,在得到教练的命令后,她向前一跃,钻入水中。然后迅速钻出水面,再次将目光投向教练,希望得到教练的指正。之后再次回到跳台,开始自己的下一跳。
【 11 】
101、102、103……一个动作重复多少次,孩子们自己都不知道,直到教练认为可以跳下一个动作为止。
【 12 】
入秋后,合肥的天气逐渐凉爽起来。几个小伙伴们蜷缩着身体,打着哆嗦,刚刚从水里钻出来,身上的水滴没有擦去,显得有些寒冷。
【 13 】
整个跳水馆里除了孩子们还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但现场除了教练的喊声水花声和偶尔动作精彩教练和同伴们鼓励的掌声外,现场显得格外安静,一切都在默默地进行着,孩子们彼此之间似乎也在较着劲。
【 14 】
在两年的训练中,这个台阶,这个跳台,孩子们爬过多少次连自己都不清楚。
【 15 】
这是孩子们的最后一堂训练课,明天开始她们就将休息调整。9月6日,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跳水单项比赛将这里举行,自己的父母也将来观战。训练了两年,能不能拿到冠军,能不能表现出色,赢得省队教练们的青睐,将关系到她们的未来,孩子们倍感珍惜。图为跳水台对面是一面国旗,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着为国家而战的思想。
【 16 】
这两年训练吃了不少苦,但是能够进入省专业队集训的机会有多大?除了考虑体质、天分、长相因素外,还要看能力和运动天赋等。其他人则会被打回原形,回到小学继续从事文化课学习,过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从此大多数孩子就会告别跳水。图为孩子们每天的训练就是不断的跳水、上岸,每天这样不断重复。
【 17 】
即使极少数能够进入省队集训,几个月下来如果不适合还将被淘汰。当然即便进入省专业队,能够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机会也最后看成绩。胡旗军的女儿在省跳水队训练了8年,未能进入国家集训队,如今退役后开始辅助父亲从事跳水教练。“这就是体育的规则。”胡旗军说,自己也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图为10岁的朱子怡背上有很多伤,这都是拍打水面后的结果。
【 18 】
一个孩子在给另外一个在训练中受伤的孩子擦药水,这个孩子的屁股在杆上磨破了。
【 19 】
傍晚,“父亲”和“姐姐”带着孩子们回到出租屋,“妈妈”会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他们。两年的时间,孩子们随着胡旗军远离家乡,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摸爬滚打两年,不知道10天后比赛结束,孩子们离开时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尽管胡旗军说自己还会回到陈桥小学开始新一轮挑选和训练,尽管胡旗军说已经习惯了这种分别,但从他的眼神中依然可以看出丝丝不舍,更何况孩子们。图为孩子们吃得很香,午餐是土豆牛肉和两个炒菜。
【 20 】
11个孩子一起睡在客厅里搭起的通铺上两年时间。
【 21 】
苦尽甘未必来,这就是体育的现实。这些儿童业余队成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基石。胡旗军说,他们中间的几个可能会进入省队集训,也有可能会有人出现在奥运赛场。中国从来就不缺乏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会有更多的孩子会为之复出努力。
【 22 】
胡旗军和即将分别的孩子们在一起合影。
【 23 】
从左至右:倪佳,9岁;朱子怡,10岁;董子阳,9岁;丁继霞,9岁;董超凡,8岁;胡琼丹,10岁。
【 24 】
从左至右:王子辰,10岁;彭跃明,9岁;李浩,10岁;卢宏宇,9岁;孙明浩,10岁。多年后他们也许会和田亮、郭晶晶的名字一样响亮,也许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快乐地生活,无论怎样,尊重孩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