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感叹中国足球对本土教练缺乏信任和耐心,但对高洪波却给予了极大宽容。外教若遭遇四连败或五场不胜,主帅职位往往岌岌可危,而高洪波即便面对五连败、十场不胜依然稳坐钓鱼台,然而成绩却没能回报球队的信任。
执教国家队时,高洪波的技术流足球以传控为特色,意图通过控球减少跑动和身体对抗。
但无论在国家队还是江苏舜天,高洪波执教的球队在跑动距离上都远远落后对手。尽管“高家军”胜率看似不俗,但在亚洲杯和世预赛中,中国队始终难以打出流畅配合。
2011年亚洲杯,“高家军”战绩为1胜1平1负,未能进入八强。中国队仅打进4球,其中2球是定位球,1球是角球,1球来自边路任意球,运动战中一球未进。
此外,后腰位置频频失误,四个丢球中有三个被对手远射攻破禁区前线。赛后,高洪波和赵鹏、邓卓翔等失误频发的球员成了舆论的焦点。
世预赛中,“高家军”面对由业余球员组成的老挝队,两场比赛失三球;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中国队四场比赛仅得一分。主场首次输给叙利亚前,高洪波顶着压力选择替补门将顾某,却被证明是彻底的失败之举。
高洪波虽曾是球员时代的不错选手,却是“体能困难户”,这也解释了他希望球队减少不必要跑动、提升“有效跑动”比例的执教理念。
相比多数要求场均跑动超过110甚至120公里的外教,高洪波带的球队速度较慢,逼抢强度不足,传控战术往往演变成后场长时间倒脚。这一点在2011年亚洲杯上表现尤为明显。
虽然曾跟随米卢蒂诺维奇、阿里汉备战世预赛,高洪波却坦言自己并未从外教那里学到多少东西。面对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他甚至直言国足是最弱的球队,暴露了明显的弱者心态。
这种执教思路的根本失误,让他只能在热身赛中展示“传控足球”,而在亚洲杯和世预赛中频频失误。
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时,高洪波首次启用5-3-2阵型,而在40强赛和热身赛中,“高家军”惯用4-2-3-1阵型。国内中超球队大多采用4-4-2或4-2-3-1,只有河南和江苏两队以3中卫为主。
他强行使用中国球员极不熟悉的3中卫体系,结果适得其反,球队多次犯错、自乱阵脚,进一步拉大了与对手的差距。
一个思路严重偏差,心态弱者,缺乏雄心的主帅,想带队冲击世界杯,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足协第三次选择高洪波,那不再是给本土教练机会,而是对中国足球荣誉和未来的再次轻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