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吗

围棋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吗?最新政策解读与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围棋等智力运动的普及,不少家长和考生关心:“获得围棋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能在高考中加分吗?”这个问题涉及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答案并非“一刀切”,而是需结合当前全国及各省政策综合判断。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和实际案例,为你详细解读。

一、先明确核心

多数省份已取消围棋高考加分,少数地区保留需满足特定条件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及后续各省政策调整,全国范围内对“体育特长生”等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大幅规范。截至2023-2024年,围棋已不在全国统一规定的加分项目清单内,但少数省份根据自身实际,可能将围棋纳入地方性加分项目,且需同时满足“国家二级运动员+省级以上比赛名次”等严格条件。

二、政策背景:为什么围棋加分越来越严格?

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核心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遏制加分乱象”。具体到围棋等棋类项目,政策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2015年前):部分省份将围棋纳入“体育特长生”加分范畴,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需通过省级以上比赛达标)即可享受5-20分不等的加分(分值因省份而异)。

规范期(2015-2020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减少加分项目,明确“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严格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等全国中学生体育竞赛项目内”,围棋等棋类项目逐渐被排除在统一加分范围外,仅少数省份保留。

当前(2020年后):全国已有31个省份取消或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仅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数全国性加分项目。围棋若想享受加分,需同时满足: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将围棋纳入“地方性体育加分项目”;

获得“围棋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需在省级及以上围棋比赛中达到《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比赛名次符合加分要求(如省级比赛前6名、全国比赛前8名等,具体以各省规定为准)。

三、哪些省份可能保留围棋加分?需看当地最新政策

全国仅极少数省份(如浙江、江苏、四川等)曾保留围棋相关加分,但政策已大幅收紧。以浙江省为例:

2023年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规定,仅“围棋、国际象棋、象棋、桥牌”等智力运动项目,若获得“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称号”,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前8名,方可享受5分加分(二级运动员不享受)。

江苏省早在2015年已取消围棋高考加分,仅保留“少数民族”等政策性加分。

重要提醒:即使某省份过去有围棋加分政策,也可能因政策调整取消。

四川省2021年起已将围棋从体育加分项目中剔除。

四、如何查询自己所在省份的围棋加分政策?

由于各省政策差异大且动态调整,考生和家长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避免被过时信息误导。具体步骤如下:

访问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搜索“XX省教育考试院”,进入“高考政策”或“加分照顾”栏目,查找当年发布的《高考加分实施方案》。

咨询当地招生办:拨打本省教育考试院或市级招生办的咨询电话(如北京010-82837185,上海021-12345),直接询问“围棋国家二级运动员是否享受高考加分”。

关注官方文件:留意本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通告》,通常在每年3-4月(高考报名前)发布。

五、常见误区:有二级运动员证≠一定能加分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拿到围棋国家二级运动员证,就能高考加分”,这是误区!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项目在加分清单内:若本省未将围棋纳入加分项目,二级运动员证无效;

比赛名次达标:二级运动员称号需通过省级及以上比赛获得(如“全国围棋个人锦标赛”前8名、“省运会围棋比赛”前6名等),且比赛需是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单位主办的;

通过公示无异议:考生名单需在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公示,无异议后方可享受加分。

六、家人,划重点!

:与其依赖加分,不如提升文化课成绩

当前高考改革的核心方向是“弱化加分、强化裸分”。即使个别省份保留围棋加分,分值通常不超过5分(远低于过去20分的高峰),且竞争激烈(全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能仅数十人)。对于围棋特长生而言,更务实的路径是:

若文化课成绩优异,可凭借围棋特长报考体育单招(如运动训练专业,围棋属于“运动训练”项目),文化课和专项成绩达标后,可免于高考或降分录取;

若文化课一般,建议将精力放在提升高考总分上,而非依赖“加分捷径”。

最后提醒:高考加分政策每年都可能调整,务必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当年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如有疑问,建议直接咨询招生部门,避免因信息差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