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次失误如何逆转比赛?中国男篮背后的裁判争议

近年来,中国男篮实力急剧下滑,除了球员水平不足外,国内裁判的吹罚也备受质疑。在CBA联赛中,本土裁判的吹罚常常饱受指责,表现要么过于宽松,要么太过严厉,这造成了对裁判的普遍不满。过去两个赛季引入高水平裁判员裁判CBA比赛时,公正公平的裁决常受到球迷好评。

在最近一场男篮热身赛中,裁判再度成为焦点。面对波黑男篮的比赛,中国队前三节领先优势明显,但最后一节连续失误,给对手翻盘机会。裁判看到中国队可能败北,便插手干涉比赛进程。

在比赛第三节还剩3分钟时,余嘉豪与对方球员碰撞,裁判却判波黑防守犯规;比赛末段,雷蒙实施战术犯规,并未被外籍裁判判罚。这些裁判的“爱国哨”行为引发了媒体和观众的不满。

王健批评道:“热身赛不需要‘爱国哨’,这损害的只会是中国男篮自己。”对于中国男篮27次失误,超过波黑16次的表现,主要归功于裁判对比赛的重点关注。中国队30次罚球命中27次,波黑13中6,出手数甚至不及中国队的三分投篮次数。

必须承认,国内裁判水平不仅比不上欧美裁判,甚至不如亚洲其他国家裁判。以前CBA聘请的外籍裁判多来自韩国、印尼、泰国等,而国内裁判的技术则处于相对劣势。值得反思的是,在毫无意义的热身赛中,若国内裁判刻意帮助中国队胜利,当参加重要赛事却无法得到公平对待时,真正吃亏的将是中国男篮自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