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郑钦文闪耀全场!继湖北运动员李婷、李娜之后,这位21岁,同样来自湖北的姑娘,以一枚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成就了中国网球的又一个传奇。湖北为何成为网球人才高地?让我们一同探寻湖北网球成功的秘籍。
2004年,李婷搭档孙甜甜,夺得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金牌,实现了中国网球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成为首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中国运动员。
2024年,郑钦文拿下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成为奥运会网球单打冠军亚洲第一人。
记者赵黎黎:“从奥运会第一块网球金牌获得者李婷,到第一个大满贯冠军李娜,再到第一位女单奥运冠军郑钦文,中国网球‘一姐’的接力发生在湖北,今天我们就来到她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下一个郑钦文在哪里?
八月的武汉,热浪滚滚。湖北省网球学校所在地——新华路体育中心,一群孩子正在这里学习网球,最小的只有6岁。今年夏天,已经有上百人在这个免费夏令营里接受网球启蒙培训。这个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名副其实的造梦场。
他叫马亚楠,前国家网球队运动员。他的父亲马克勤曾代表中国第一批出征奥运网球赛场。从专业队退役后,这对父子一直从事网球少儿培训、省队人才输送等工作。让有经验的教练员从业余训练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湖北网球厚积薄发的重要一步。
新华路体育中心湖北省网球学校校长、教练员马亚楠:“李娜在2011年拿完法网(冠军)以后,我能明显感觉到整个武汉的网球氛围得到一个非常高提升,打网球的群体和小孩越来越多了。”
余丽桥,李娜、郑钦文的教练,曾9次获得全国女子网球单打冠军,退役后致力于培养湖北网球苗子。2002年,20岁的李娜一度萌生离开网球场的想法,是余丽桥勉励她,“重新拿起手中的枪”。
网球教练余丽桥:“因为我的训练都很长,早上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小孩很累。有时候,比方说在比赛中有个球打得不好,她也是耿耿于怀。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个球不是会打得很好吗,细节决定一切。”
湖北网球队试训运动员余可馨:“看到像郑钦文、像李娜(她们)也是练了很久,也很苦很累,她们也是一直坚持下去。就觉得她们都可以,我们也想成为她那样的。”
湖北的网球人才呈金字塔分布,精细到两岁一个阶段。一线队伍走职业化路线,代表国家出战国际比赛,快速与国际接轨;二三线的队伍参加全国比赛,重点培养14岁到19岁队员。为了让更多苗子能就近参赛积分,多部门联动之下,在武汉,几乎周周举行网球比赛。
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冠军孙甜甜:“确实感觉到了比赛的水平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可以感受到大家愿意来湖北,愿意来武汉。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体现当地网球的基础和氛围。”
湖北省体育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黄艳红:“我们有一个提前的谋篇布局,当李娜还在进行中,我们就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李娜’了。包括我们引进一些国际化的赛事,引入了武网,包括我们自己青少年这一块,ITF也好,中巡赛也好,我们的小孩能够在家门口参与到这种国际化的竞争。”
网球不同于一般的竞技项目,强调个性化发展和国际化训练环境。湖北鼓励一流选手与国际一流的体育经纪公司签约,进行国际化、专业化“顶配”训练。李娜和郑钦文就是成功的代表。在网球顶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湖北探索出了一种介于举国体制和职业化、国际化之间的“混合制”模式。
湖北省体育局网球中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黄艳红:“高度职业化、国际化和商业化的培养和成材的模式,要给他们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队员是一定要走出去的,要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里去的。我们也一定会全力资助,默默支持。”
湖北省体育局与武汉、荆门、潜江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办或共建19个项目,不断推动后备人才“破土而出”。李娜、郑钦文等高水平运动员被华科大特招入学,进一步深造;武汉体育学院设有网球专业,培养网球运动专业人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则侧重培养职业网球赛事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院长助理曾洪涛:“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就开始尝试从最早的体教结合到现在的体教融合,有大批优秀的运动员进入到我们的985大学里面来。”
人才辈出 传承不断
记者赵黎黎:“在湖北体育博物馆的这张老照片,讲的就是1933年汉口市政府体育会主办的全市首次男女网球比赛。时隔近百年,湖北网球前辈们的飒爽英姿依旧清晰可见,并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网球人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
翻阅中国网球史,从余丽桥、马克勤,到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夺得中国男子网球第一个亚洲冠军的潘兵、获得过2001年北京世界大运会网球混双冠军的朱本强,再到李婷、李娜、郑钦文,湖北网球人才辈出,传承不断。
从草根到明星 沃土无处不在
湖北京山,一个常住人口53万的县级市,拥有346片标准化网球场,网球人口高达10万,被誉为“中国网球之乡”。去年,这里的“村网”火遍全国。
荆门京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宝:“整个网球的保障团队,包括裁判员、后勤管理人员、场馆服务、球员服务等等,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团队。”
再过一个多月,2024武汉网球公开赛即将开打,作为仅次于四大满贯的专业赛事,武网自2014年举办以来,吸引了WTA排名前十的选手相继来到武汉,大威廉姆斯、科维托娃和萨巴伦卡等世界网坛名宿都曾在这里拿过冠军。今年,世界排名前10的球员中至少有7位将来武汉参赛,其中就有郑钦文。
中国网球运动员、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冠军郑钦文:“一直都很期待能够在家乡参战,因为那肯定是特别不一样的氛围,我肯定也会给予我百分之百的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胡佳 肖昌盛 杨岚 王磊)
责任编辑 潘念